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

情歸何處

小孩的本性好玩耍,平半一並不例外。他很想有同伴一起玩遊戲,可惜居於同一樓層的小孩欺負他,不和他做朋友。唯一能與半一同玩者只有他的弟弟。可惜貧窮的半一根本沒能力去買玩具,他和弟弟也沒法玩耍。

半一的爸爸是做木工的。他只有利用自己的技能,以木板裁出一支射擊的長鎗,當作玩具。這支長鎗當然是獨一無二的,不過它實在太笨重了,體弱的半一須費力才能提起鎗來,他的弟弟根本沒法舉鎗,只可扮作受半一“鎗擊”的對象。

半一每次提鎗,沒幾分鐘便須放下,把木長鎗丟在一旁。

這一天,半一發現鎗不見了。他在屋裏四處尋找,竟見長鎗在廚房裏被劈開幾截變成不規則的木條,預備放入爐灶燒成柴火。半一失去這僅有的玩具,失去爸爸給他的唯一禮物。他非常激動、憤怒。但他不能不接受這受人欺負的事實,唯有躲在被窩裏偷泣。

這一天,弟弟下課了,半一接他回家。在途中,突然一位外籍男子蹲下,擋著他們的去路。半一嚇了一跳,發覺這位“西人”微笑著給他一塊五角幣。身旁的路人慫恿半一接下,半一不得不取,他迅速將錢幣塞入褲袋,沒表示感謝便拉著弟弟急步離開。

這時候,半一感到非常羞愧。他和弟弟均瘦小,一同穿著破舊衣服,樣子仿似營養不良的乞兒,所以路人給予施捨。別人的善意在半一心中竟成惡意。這位善良的“西人”傷害了他的自尊。

半一對這五角錢產生愛與恨,他一直把它藏起來,不拿去買玩具。

半一原來具備行乞的條件,但他知道這討錢的方法不光釆。自卑、懦弱、悲觀和孤獨的他終於面對現實,唯有努力讀書,求學才能求生。

到了小學六年級,半一脫胎換骨,成績進步奇速。當時六年級的學生須應付升中學的公開考試,爭取官立或津貼中學的學位。

半一的同學絕大部份來自勞動階級的家庭,父親們是建築工人、木工、電工,以至小販。這些家庭沒打算送子女上大學,希望他們早點賺錢養家。況且大學學費高昂,窮人家負擔不起。半一的老師因此勸導男同學考入“平山官立工業中學”,受職業訓練,好待畢業後做個技術工人。其實這工業中學不是名校,當時精英的男生皆望入讀官立的“中央中學”,做個名校學生,有利升上大學。

至於女同學,基於重男輕女的關係,一般家庭沒想到女兒會入大學唸書,只抱僥倖之心,盼女兒能派得中學學位。

半一對中學派位表格十分惆悵。他想到連一支木長鎗也拿得吃力,他根本動不起大槌、長鋸在學校工場裏學習工科。於是他鋌而走險,填上“中央中學”為首選學校。他真的希望神靈保祐,獲意想不到的成績,成功升上“中央”。

這一天, 半一回到家裏, 發覺侯大姑收留了一位住客,她是十四、五歲的女孩,自稱“大妹”。侯大姑告知半一的母親:“我在街市買菜時,看見這女孩在路旁很疲累,衣着帶汗氣,她向我剖白, 剛從家鄉非法潛來平山市,卻找不到親人。所以我同情她, 帶她回來暫住。” 侯大姑真是菩薩心腸,可憐的大妹幸運地遇上這善良的貴人。其實這貴人亦有可憐身世,她給丈夫遺棄在這蝸居的斗室。

大妹看見半一拿出升中學表格,向母親和侯大姑解釋他的意向,並說出老師的忠告,指出他的家境清貧,將來很難升讀大學,不如選讀工業學校,早些畢業謀生。半一的母親和侯大姑竟然附和半一, 一同鼓勵半一努力升學至大學,為家人吐氣揚眉。半一聽後,得到長輩支持,自然感到高興。

忽然站在一旁的大妹大聲回應,反勸半一應與男同學一起考上同一中學,這樣便可一同學習,一齊成長。

各人感到愕然,一位從家鄉逃出來的農家女孩竟有這令人反思的想法。半一最後沒接受大妹的意見,仍然以“中央中學”為第一志願學校。

過了兩天,半一下課回家,發覺大妹離開了。原來她不是從家鄉偷渡來的,她的家就在平山市,因不滿父母迫她往海外升學,憤然離家出走。 侯大姑在報章看見尋人啟示,才揭法大妹的秘密。她當然把大妹送回富有之家。

半一和大妹同樣面對選校的困難。 大妹的決心很強, 她捨不得很多要好的同學,反抗孤身求學海外。反過來, 半一獨自離群, 不隨大夥兒選讀工業學校。兩人的想法剛好相反,誰對誰錯,只天曉得了。

半一的努力沒有白費,他終於考得好成績,獲派往“中央中學”,大部份男同學亦如心願,升上“平山官立工業中學”。女同學也媲美男生,大部份考入名校“平山官立女子中學”。老師們無不高興萬分,欣見一群小孩學有結果。

可惜這結果卻把半一和要好的同學分開了。他怎想到在三十年以後才再見這些小朋友!至於倔強的大妹,她曾過了三天的窮日子,半一以後亦沒碰上她,她可能已不在平山市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