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

守在校門



平半一得母親的啟示:若要脫貧,必須勤力讀書。於是半一覺醒了;他在小學五年級,一洗頹態,埋首功課,果然進步良多。

他升上六年級後,更加努力。當時平山市的中學教育不普及。中學校分三種,即政府和政府津貼慈善團體管理的,以及私立開辦的。當中以牟利的私立中學最不受歡迎。政府因此設立公開試,讓六年級學生參加這小學會考。會考試成績較佳者才獲派入官立或津貼中學。未獲選的學生只有自尋出路;或投入私立學校就讀,付交昂貴學費;又或沒能力升學,唯有做童工,當學徒,投入社會工作。

半一若然在會考試受淘汰而沒法升學,他便沒法脫貧了。所以同班同學們皆視這公開考試為一場無法避免的挑戰,必然影響一生。當中的男同學以“國裕”最強,而名列前茅的女同學是“來喜”。這兩人的實力實在“超班”,半一和其他同學皆以他們為學習典範。

半一就讀的小學位於貧民區,絕大部份學生居住破舊唐樓,空間狹小,半一便是明顯的例子。他一家五口沒能力租住房間,只共睡在兩格牀,牀邊置一小枱,枱下方是紗窗小櫃,用來儲放碗碟和吃剩飯菜。半一和他的弟弟唯有將功課放在牀上來作業。

國裕雖然家住的地方不大,但他小小年紀已表現出領袖才能。當時六年級編在上午上課,下課後同學們便回家午飯,讓出課室給下午校。國裕知悉半一在家中沒有寫字枱做功課,他特意叫半一午飯後到他的家一同溫習,同時歡迎來喜和其他同學到來,互助互勉,共同面對小學會考的難關。半一和幾位力求上進的同學當然求之不得,他們可以獲國裕領導溫習,甚至指點功課。

奇怪地,來喜也家住蝸居,卻從來沒前來一塊兒溫習。這一天,半一往國裕家途中,路經電車站,碰上來喜,她準備登上電車。第二天,他又在同一站遇上來喜;來喜當時回應半一:“你們好熱鬧呀!我不能去國裕的家,因為我趕著去賺些零錢。”半一聽後,真想知道十二歲的來喜怎樣去賺錢。

這一天,半一發覺國裕家裏收養一隻趣緻的小黑狗。各同學高興萬分,齊聲給予“小黑”名字,並一起攜同小黑離開國裕家,往附近的公園溫習功課,讓小黑陪同他們在空曠的地方活動。在公園裏,他們時常遇見一群標緻的名種犬,但小黑在他們心中仍然是眾犬中最可愛的。

半一在這些日子過得真暢快;母親准許他離開惱人的居所,又獲友好的同學們相伴,還意外地小黑成為他的恩愛寵物,他感到好像解除了孤獨。

可惜開心的日子不長久。在這個下午,他們在國裕家見不到小黑了。國裕告知小黑前天給鄰居拿走,換來一煲沉甸甸的狗肉!半一聽後哭了起來。孤獨的半一以為有了不會欺負他的狗朋友,但又意外地很快失去了。

這群小童唯有收拾破碎的心情,如常往公園溫習。他們亦如常遇見一群名種犬隻在草地上跑跳,只見牠們受富貴主人疼愛,照顧周到。相反地,小黑卻養在貧家,雖逗人歡喜,但不得善終。狗如人一樣,也是階級懸殊的。半一想起小黑的可憐命運,使他立下決心,必須會考成功,擺脫不如意的際遇。

這一天,他又見來喜在等候乘車,終好奇去問個究竟。來喜神秘地要求半一保密。原來她差不多每天下午乘電車往另一女同學“美琴”的家,陪伴美琴溫習。這是美琴的母親請求的;她每次給來喜五角錢,其中兩角是來回車費,餘下三角便是來喜賺得的“工錢”了。當時三角錢可買兩個麵包。美琴的母親真偉大,她暗中安排來喜去她的家,令美琴獲這高材生作伴,專心學習。

同是慘烈試場的競爭者,美琴和半一的際遇不同。美琴身在福中不知福,半一則自知要自求多福。但兩人在學習方面均享有同一命運,就是幸得傑出同學幫助,令學業加快進步。

這一天,老師宣佈設立獎學金,頒與成績優異及家境清貧的學生,免收十個月學費。他指出只有一個名額,申請者須填上特定表格。各同學聽後,鴉雀無聲,國裕和來喜均沒有回應。老師正想下課,半一突然想起賺錢的念頭,他硬着頭皮,舉手稱想拿申請表。

因只有一位申請者,半一自然獲免十個月學費。其實學費不高,每月只不過二元四角。所以半一在十個月內間接賺取二十四元。若與來喜比較,來喜以每天賺三角計,每個月內有二十天去找美琴,她每月便可賺六元,十個月的收入則是六十元。

半一當然不逞強去與來喜比試賺錢多少,他只想暗中幫助父親,去減省學費的開支。不過,他想不到老師給他特別訓示:“你拿了獎學金,必須為學校做一件事。在每天上課時,有兩節各十分鐘的休息時間。於這小息內,你守在學校大門內,不要讓任何學生走出校外。”矮細的半一竟充當起守門大將軍,阻止同學逃學。半一雖一時間由弱者變成強者,但他此後便被校方拿走了他的休息時間,只孤清清地站在校門內,連往洗手間的機會也沒有了。

半一於是培養了半天不上洗手間的習慣。他又自此接受一個無奈的現實:他若強求利益,必須另付代價;得了一些,卻失去另一些。

為了這份獎學金,自卑的半一沒有怨言,卻反過來感到高興。他自覺學有所成,終能發奮圖強,拿得國裕和來喜沒有去拿的榮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