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是一個地方的入口,它的最初形式是由三條木構成,即在兩柱子上加橫木,古稱“衡門”(“橫門”)。當一個地方沒有圍牆或欄柵,衡門就是界線的標誌。
“門”和“戶”兩者都是地方的入口。門有門扇,一般是用木板造的。兩扇者稱“門”,一扇者是“戶”。單扇的“戶”是室內的,雙扇的“門”置在廳堂和建築物的入口。
中國佛教寺院的大門稱“山門”,大多由三個門口組成;中間是大門,兩旁的門是較小的。在意義上,它們叫“三解脫門”,以示解除物質、形相和利益的束縛;一旦進入佛門,便可超脫一切凡塵慾念。
這三門形式不但見於其他宗教場所,還影響了古代城牆的建築。例如,唐代的城門是以該地方的政治地位來決定門口的數目:首都的正面城樓可開三個門口,州城者開兩口,縣城的牆面只有一口。
明清時代,北京的皇城出現最多門口。古時房屋的寬度稱“間”,即左右兩柱子的距離。若間數愈多,寬度便愈廣。北京皇城的大門是“天安門”,皇城台上的殿堂寬度是九間,台下城牆開有五個門口。九是最大的陽數,五居陽數之中,九五合起來表現陽氣最盛,這是君主的象徵;皇宮城樓的規格正合九五之數。
從皇宮、親王府和官員宅第的門裝飾也可反應它們的級數。這些豪門貴族的大門稱“乳釘門”。因為每扇門的面積廣闊,需要多塊木板拼合而成,門釘便用來將這些門心板牢牢固定。這些門釘後來竟被認為有裝飾作用,於是產生一套階級制度。皇宮門上的乳釘有九行九列,即共八十一個;親王府用九行七列,共六十三個;一品至三品官宅則縱橫排七個乳釘,共四十九個;四至五品官宅只見二十五個;六至九品官則不准在門上出釘。
除門釘外,門的高低也代表官階。尊貴府第的大門應高於路面,因此門前需要階級方便進出。政府於是規定六和七品官宅的正門不高於兩級;五品者不高於三級;品級愈高,階級愈多,但不可超過八級;九級只適用於皇宮大門。
門上顏色也是階級的象徵。紅色代表火,表示陽氣旺盛,所以皇宮和親王府的大門施紅色。一和二品官的宅門是綠色,其餘品級的官宅只能安裝黑門。
門上嵌有門叩,以便敲門。它的造型通常是環狀,所以又叫“門環”,亦稱“鋪首”。鋪首是被視為守門的吉物。若獸頭銜環,表示這鋪首有辟邪的力量。以海螺銜環,則別具趣味;螺懂得縮入殼內保護自己,所以這設計象徵家宅安全。根據明代制度,皇宮的門環是金造的;在親王府,則用銅環;一至五品官的宅門鑲上錫環;六至九品官只獲准用鐵環。
門框是由兩柱和門楣組成。門扇的上下兩端有軸頭,利用這上下兩軸安裝門扇在柱上,使門扇可活動開合。上軸是套定在一條連接左右兩柱的橫木。這橫木依靠六角形或圓形的木栓(木塞)與門楣拼合一起,木栓頭卻露出在門楣表面,這構件叫做“門簪”。
門簪俗稱“戶對”。雖然它是結構的一部份,但被美化為裝飾品。在門楣上出現兩戶對,只適用於五至七品官的宅第;四品以上者可有四戶對;親王府能開三門口,便共有十二戶對。
門扇的下軸須承擔門扇的整體重量。為套上這下軸,門柱下端安置了堅硬的石製構件,稱“門枕石”。在門外的枕石多是平面的,叫做“門當”;而門內的枕石則有圓形小凹洞,以套入門扇的下軸。
關於石製門當,“當”的名字是“擋煞”的意思。門當可刻上各式圖案,甚至雕出立體的大圓鼓;這樣的門當又叫“抱鼓石”或“門鼓”。古人認為鼓聲能震懾邪靈,可保家宅安寧,所以抱鼓石是有靈氣的。門當亦常常雕成立體獅子,作為守護家門的動物。
一般來說,門當分方和圓兩種,以示官位的性質。圓形象徵戰鼓,這府宅屬於武將。方形仿似硯台,則表示這是文官居住的地方。
門當和戶對原來影響了不少中國人的愛情。由於它們的規格蘊含階級意義,古人在男女相親時,往往要求家境相襯;若然雙方“門當戶對”,這婚配才是合適的。
古人在門上還加上其他裝飾。最常見是於門扇貼上一對門神畫。門神的造型有鎮邪的武將,祈福的文官,或助夫妻和睦的和合二仙,各有功能,甚至只貼上一對“福”字,祝願幸福來臨。
門上亦見書法對聯;將屋主人的願望以文字表達出來,盼幸福盡在門前。
古人對屋內的門更講究裝飾。這些門稱“格門”;上段是格心,刻有鏤空的裝飾圖案,帶有窗的作用,方便疏通空氣;下段是木板,裝飾較少。格門通常置在廳堂,可由四扇、六扇、八扇以至十二扇組成。各扇是可活動的;在平常時候,只打開兩扇作出入口,其餘關合起來,變成屏封;在喜慶時候,則可全部拿下,擴大空間。
在室外庭園,園墻上所開的門洞變化多端。門洞的形狀有花瓶、葫蘆、梅花、八角形、六角形,以至圓形。它們除有美化作用,還附有吉祥的意味。
古人從居宅的門面便知道主人家的身份和社會地位。門內是家,需要安全,所以紛紛在屋外的門面佈置吉祥物,有助去煞辟邪。
既然門面是這麼重要,一些沒有實學的人便只求包裝外表,一味講究門面功夫。其實這樣做法只可胡混一時,不可謀生一世。
大宅的門自然是大的,小宅則不宜開大門。基於這和諧原理,我們不應該造大門,去掩飾門內的細小。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,當然是要不得的。我們若待人處事,能表裏一致,即使自己的門面平平,只要心安理得,不懼別人白眼,總會贏得眾人的讚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